综而言之,在早期,岭南先民于饮食之道,有讲究 的条件,也有成功的尝试,但也有不必讲究的条件,即 取食甚易。所以,真正揭开岭南饮食文化的新篇章,得 等到都会时代,等到王朝时代。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真正能传承下来的,也基本是上层的饮食规制以及都市 的饮食风尚——只有这些,才会笔之于书,载之于籍, 并俾后世借以取资,从而成为饮食文化的源流。
秦征南越,设郡施治,不仅使岭南进入有文字记 录的时代,也使岭南开始逐步进入都会时代;岭南饮食文化,渐渐载诸史籍,岭南饮食文明,渐渐揭开历史 新篇。
公元前122年, 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又作赵胡) 死后葬在番禺(今广州)象岗,这就是1983年考古发掘 的西汉南越王墓。在发掘出土的各种文物中,有500多 件饮食器具和大量随葬食物,其中至今仍为粤人席上之 珍的200余只禾花雀骨骼,最是夺人眼球。雀骨的断碎 状况显示禾花雀随葬时均去羽、斩头、断爪,与今日粤 菜厨师的加工手法如出一辙,于此既可见岭南饮食的源 远流长,又可见其一脉相承稳定传续。禾花雀又称“寒 雀”“麦黄雀”等,学名黄胸鸡,为一种候鸟。每年从 我国东北南迁过冬,大约寒露前后飞临珠江三角洲。此 时正是稻谷抽穗扬花之际,禾花雀因啄食青籽,故其肉 十分丰腴,为当地秋季传统时令野味之一。该雀体长约 15厘米,大小与麻雀相似,素有“广东小鸡”之称,净 治后其胸部和尾部脂肪金黄半透明,十分适宜煎、炸、 焗等方法制作。该墓当然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烹饪饮食器 具,其中恰有一件铜煎炉,令人推想当年南越王庭厨师 很可能用此炉为南越王煎制禾花雀等美味。此炉为两层 长方形浅盘状, 上盘四角微上翘,长19.5厘米,宽15.8 厘米, 底部有烟炱, 下盘平直, 长17.6厘米, 宽14.8厘 米,应是放燃木炭的灶盘(该墓曾出土木炭)。底有4 个扁方形短足;上下盘之间由4根曲尺形片条相连,与 炉身同铸一体。从此煎炉形制、大小和禾花雀净治后大 小以及后世烹调禾花雀的技术来看,用此煎炉大约可制作煎禾花雀20只左右。至于煎制禾花雀所用的调料,煎 雀所用油之外,姜、桂、豉汁、盐、糖、酒等当时均已 不成问题,甚至煎后食用前为使雀肉入口松嫩不腥所淋 的醯(即醋)或梅汁(后世粤菜煎禾花雀用柠檬汁), 在当年的贵族饮食中也不鲜见。
青蚶是南越王墓出土的数量最多而又最具有岭南 特色的海产之一,产于海底泥沙或岩礁阑缝中,李时珍 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因其肉味鲜美,故其字“从 甘”,说蚶肉可利五脏、健胃、令人能食,有温中消食 起阳等功效。该墓出土青蚶2000多个,是出土的各类食 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反映了南越王赵眜生前对青蚶的 偏爱。据统计,这些青蚶主要遗存在该墓出土的铜鼎、 铜鍪、铜提筒、铜壶和铜鉴等器具中。
鼎和鍪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饪器,提筒和壶是 酒器,鉴类似后世的冰箱,因此推想当年南越国王庭 厨师应主要是以鼎和鍪为赵眜制作青蚶作为酒菜等。 青蚶肉质比较细嫩肥美,稍微加热即可食用,适宜用 汆汤和涮食的方法制作。出土的铜鼎内陈青蚶以外, 还往往有猪骨、鱼骨等。这表明用鼎制作的应是汆青 蚶 一 类的汤菜,其中杂有的猪骨等则很可能是熬汤所用。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龟足1500多个,数量在出土的随 葬食物中仅次于青蚶,反映了赵眜生前对这两种海鲜的 偏爱。该墓出土的龟足并不是龟的足脚,而是一种海生 的雌雄同体的有柄蔓足类动物,学名石蜐,因其形酷似脚,故俗称龟足。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了龟足的 食疗功效:“气味甘,咸平无毒,可利小便。”《海南 解语》也说龟足可“下寒澼,消积痞湿肿胀。虚损人以 米酒同煮食,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