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学艺术

  1. 首页
  2. 岭南文学艺术
  • 书名: 岭南文学艺术
  • 作者:董上德
  • 简介:本书为岭南文化干部读本系列一种,详细叙述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流派代表人物的成就及影响,重点介绍了岭南书画、戏剧、音乐、舞蹈的重要流派、岭南地域特色与创新等。本书文学板块大致断代为唐代以前的文学、宋元岭南文学、明清岭南文学、近现代岭南文学。艺术方面对广东音乐、曲艺戏曲(粤剧)、书法绘画(岭南画派)、音乐舞蹈等进行了分类介绍。本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是了解岭南文学艺术的 读本,对提高我省广大干部思想文化修养具有显著效果。

第4页

二、敏锐的先锋意识

岭南人远离“中原”,可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局 限”,但是不会构成他们在地缘关系上的“劣势”,相 反,岭南人背靠五岭而面向海洋,向北可以越过大庾岭 路而通往广阔的内地,向南可以借助香港、澳门的“地 利”而不断接触到来自大洋以外的最新的各种资讯,相 对于北方人士而言,这可是很大的“优势”。

资讯的丰富、南北的交流,以及地灵而人杰,这 诸多因素在此交汇,往往使得岭南人得以率先了解到时 代的潮流、世界的大势。在“挑战”与“应对”的文明 展开模式中,岭南人头脑清醒,反映迅捷,又深知中 国社会的问题所在,每每能独占先机,形成敏锐的先锋 意识。

且以著有《盛世危言》的郑观应为例。他识外文, 懂商业,踏访过东南亚等地,还熟悉上海洋行的运作与 晚清官场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他十分关切时务和时 政,勤于思考,敏于识断,有独特的视野,有独到的眼 光,从自己的社会实践和观察思考中知道什么是时代趋 势,什么是国家最需要的,什么是国民最应了解的,故 而下笔为文,必是有“见”而发,如高手下棋,几无废 子。如《西学》一文,他大声疾呼,不能再封闭视野, 不能再无视世界大潮,不能再轻视科学的力量;《女教》 一文,他站在女性的立场为女性说话,为女性争 取读书受教育的权利;他看到了中国女性千百年来难以 破解的“困境”是“女范虽肃,女学多疏”,即规管女 性的条文很多且很严厉。但是,这些条文只是具有“前 现代”的愚昧而带有压迫性的“律例”,而不具备“现 代意义的教育”的功能,女性实质上被剥夺了接受正常 教育的权利。因此他提出了“增设女塾”的主张,希望 男女平权,都有机会读书。同时,他还认为当今的女性 教育不仅是读“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还要 “参仿西法,译以华文”,在女性教育中引入西方的成 功经验和成熟内容,并且“因材施教”,学习一些实际 的技能。针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学识培养,郑观应深深 思考,愤然撰文,出于良知,出于解救女性的紧迫感, 也出于国家人口结构的“男女同步优化”的考虑,在晚 清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从历史逻辑而言,实在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先声。郑观应为文,笔调明快,笔墨简 洁,笔法多变;每做一文,题旨明确而思路活跃,时而 盘旋而下,时而宕开一笔又收放自如。他曾在《盛世危 言初刊自序》里说:“应虽不敏,长业贸迁,愤彼族之 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 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 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 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这番话,可以视 为整部《盛世危言》的立意所在。毛泽东曾在1936年对 美国记者斯诺说过:“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想要恢 复学业的愿望。”(斯诺著《西行漫记》)于此可见其 影响之巨,也可见其“先锋意识”之深入人心。

又如黄遵宪,他写于1868年的《杂感》 一诗提出 “我手写我口”的著名主张,千百年来首次明确表述 “言文合一”,其意义非同凡响;他声援和配合梁启超 提出的“诗界革命”,反复强调“诗之外有事,诗之中 有人”的论诗纲领,对于诗风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这 样的诗学见解对日后白话诗的出现不无启迪作用。

敏锐,还催生出独到的眼光和胆识,如生活于晚清   的李文田,他曾经对传世的《定武兰亭序》提出质疑,   表达了颇有学术条理的否定性意见;此意见日后得到郭   沫若的重视,郭氏于1965年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   到〈兰亭序〉的真伪》 一文,接受李文田的看法,并进   一步发挥,认为传世《兰亭序》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   品的临摹,由此还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兰亭序》真伪的   多次论辩;而这一近代书法史上关于“天下第一行书” 的著名“公案”与李文田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李文田的   艺术感觉与学术勇气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