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十香园

  1. 首页
  2. 寻芳十香园
  • 书名: 寻芳十香园
  • 作者:吕兆球
  • 简介:《寻芳十香园》是“广府文库”丛书之一种。居巢、居廉是出身于广州河南乡的著名画家,擅长岭南风物花鸟画,对“岭南画派”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书扣紧书名两个题眼“寻芳”和“十香园”,延伸出两条隐线,贯穿全书。一是以“二居”在广州河南乡的世家传承为切入点,讲述其友朋交往、词画创作事迹,向读者展现了广州河南画派文人的群像面貌;一是从广州悠久的花香文化述起,融入“二居”之“十香园”主题,以优美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用散文式舒适的节奏,缓缓展开一幅描述广州芳香花草的唯美画卷。

第1页

有花,有家。

广州人爱花之情,触目皆是,漫步老城新区,阳台天棚,莫不  被盆卉点缀,花繁叶茂;寻常人家,神台厅堂,摆放瓶花,芬馥盈  室。爱花如痴的集体狂欢, 清代有人日游花埭,当代有除夕逛花街。 秦牧游广州除夕花市,除金桔、桃花、水仙传统年花三件套之外,  更有琳琅满目的洋花土卉,“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 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  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广州由是有了“花城”的美称, 遐迩闻名。

洋花,作为外洋进口花卉,伴随扬帆通海,根植于大洋之滨的 广州人生活之中,由来已久。唐代,阿拉伯商船舶来水仙,唐段成 式《酉阳杂俎》称之为祇,原产拂菻(东罗马帝国),其子侄辈 段公路《北户录》称为水仙,是最早以汉名称之的可靠文献,是书 据说著于广州,  同书记载耶悉弭花(素馨)、末利花(茉莉)、指甲花等来自西亚的芳香花卉。十五世纪, 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 舶来欧洲、美洲奇花异卉。明末清初的岭南名士屈大均记录了广州  人引种西洋莲,“其种来自西洋,广人多杂以玉绣球、蔷薇、凌霄  等花,环植庭除,开时诸色相间,谓之天然锦屏”。 花城,不但 在于繁花锦绣四季,更在于土卉洋花共荣,正所谓:姹紫嫣红,中  外名卉集粤垣,争奇斗艳;香花芳草,晨昏吐芬似仙城,谈古说今。

十八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浪潮,与此同时,中国对外交 往的大门收窄。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番舶禁泊江、浙、闽三 大海关,欧美商人被限定在远离京城的岭南广州进行买卖,西洋人 称之为 Canton System(广州体制)。茶叶、陶瓷、丝绸等中国商 品从广州出口,油画、水彩、水粉等西方画种在广州生根,推动广 州成为中国第一商埠,并成为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最早的海港城市。

岭南,洋溢着温暖、热烈、蓬勃的气氛。原本能与欧美人士 直接交往的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三省的商人、文人以及劳工, 因海禁而纷纷南下寻找机遇,甚至落籍成为广州人。来自江苏扬州 的居允敬,择吉而居,落籍番禺县河南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隔 山村)。“村居与素馨田接壤” , 窗外花田香风软,门前瑶溪流水闲, 宛然置身于一幅闲适静谧的花田风景画中,无意间肇启岭南画派的 源头。

居允敬,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二子居棣华、三子 居樟华,雅擅诗文,为时所称。居巢(1811—1865), 居棣华之子, 少承家学,风雅多能,工诗词,擅花卉。居廉(1828—1904),  居樟华之子,继承堂兄居巢绘画衣钵,借镜欧洲画技,革新撞水、  撞粉技法,以具有时代精神、水分淋漓的没骨花卉画闻名于世。

居廉设帐隔山乡隔山草堂,收徒传艺三十年,桃李满门。门生   陈树人、高剑父及其胞弟高奇峰, 并称“岭南三杰”,“折衷中西, 融汇古今”,与时俱进地开拓绘画新格局,为同时代的艺术领域打   开新视野,成为享誉中国画坛的折衷派。后人以地域划分称折衷派   为岭南画派,与京津画派、海上画派三足鼎立, 成为“现代中国画” 的代表。

隔山草堂在居廉与世长辞后雅称“十香园”,园名别具匠心, 花香氤氲满园间,既上溯居巢广州城北十香簃室号,亦奉清初江南 常州恽寿平没骨花卉画为正宗。十香园作为岭南画派祖庭,以此为 题,将目光置于中外交往的时代背景,研究园名的渊源与传播,展 现清代广州的芳香花卉文化以及瑶头乡杨永衍家族的影响,并连结 到有价值的未来,持续开放、创新,为岭南画、岭南词、岭南花, 乃至岭南文化的相承、发展,聊抒己见,是为本书的重点及难点, 亦是本书可存在的空间与价值。

对于十香园的研究,本人多年前在广州花木史公开讲座中曾有 旁及,此后通过走访广州、东莞等居巢、居廉驻足的故址遗迹,辨 香识花,网罗散佚,补加新知,钩稽同异,力求持之有故,言之成 理。兹将积累之片言只语,结集成书,以飨读者史海求知、广博见 闻之心。虽然心有宏愿,但是力有不逮,知识浅薄,难免疏漏,还 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正,也望后来者添砖加瓦。

谨以此书献给妻子陈仪慧、女儿吕咏。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