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调查、勘察,筹备组提出把特区区址改在市东郊龙湖 村西北侧的一个沙丘地带。这里地势较高,地质也好,地面以 下6米深都是沙层土。这片区域西南面有一条20多米的大水沟, 东面有一条国防公路。而且,该区域临近市区、港口、机场, 水电的供应便利,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基于这样的地理条件,在此建设特区具备投资省、上马快、收效快等优势。
省、市两级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意见。1980年7月,当时担 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同志来到汕头,与当时任汕头地委、 市委负责同志刘俊杰、程春耕、林衡等人一起研究,最终他们 拍板决定,在汕头市区东郊龙湖村西北侧设置面积1.6平方千米 的汕头经济特区。
那时的龙湖村离市区仅3千米,但仍是荒沙一片,村民生活 条件十分简陋,无水、无电、无路,靠吃番薯、住草寮艰难度 日。因此,当在龙湖村建区的消息传来,龙湖村的村民忐忑不 安,说不上是开心,还是忧虑。
破土建设,荒滩上崛起一座新城
一大批最初的特区建设者,除了政府派来的组建特区的工作人员外,还有龙湖村的村民们。他们把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挥 洒在特区第一期开发的土地上,这块仅0.2平方千米的土地,见 证了特区初期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1981年那个冬 天,“三通一平”工程终于在这里启动。
“四个一片”分期开发,正是当时汕头特区的建设模式。 《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 》一书介绍,汕头特区一 起步建设,就碰到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紧缺且筹措有困难等问 题。受客观条件制约,水通、电通、路通和平整土地的任务十 分艰巨,即便如此,也不能为了速度而盲目建设。为此,特区 建设者制定了“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 的方针。
刘峰在其《回顾与反思》 一书中这样回忆: 从特区0.2平 方千米土地工程动工之日起,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尽量节约 开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平整土地时,大家就想出一个妙 法,用一块块一尺见方的石板,在荒沙埔上铺出一条便道,专供运输车和搬沙运土的民工使用。待这片土地平整完或某一工 程竣工以后,又将这些石板搬到另一片待开发的沙地上,如此 反复使用,以节省资金。当时就有人感叹:特区人“在石板上 也要榨出油来”!
刘峰还写道:“工地一动工,同志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机关作息时间表宣告失效,但谁都没有斤斤计较,更谈不上有什 么加班费之类,连止渴、提神的茶叶,也是自己掏腰包买的,从 没有向财务部门报销。”
就这样,在艰苦卓绝的环境和条件下,汕头经济特区的 “开荒牛”们肩挑背扛,硬是把特区第一期计划开发的0.2平方 千米土地和第二期的0.24平方千米土地“啃”了下来, 完成了 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燃气和平整土地“五通一平”的 任务。
而从那时开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 神,就已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并生根发芽。
凝心聚力,华侨及港澳同胞深情支持
龙龙,你知道吗?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在海外 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500多万人,遍布世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人一向吃苦耐劳、积极 进取、敢闯敢干,在潮汕人中特别是在海外,涌 现出一大批商界巨子和社会精英,在海内外影响 巨大。侨资、侨力、侨智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也 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资源。
爷爷,特区人民可真是吃苦耐劳,敢闯敢拼!
其实,在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前后,还有一股力量深情支持 着特区的创办。这就是来自华侨及港澳同胞的力量。
根据《艰辛的崛起》分析,兴办特区能促进对外开放,加 强与世界经济的沟通、合作,从而繁荣家乡、强盛中国,这也 是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一向所期望的。
爱国侨领庄世平先生和新加坡 实业家罗新权先生, 对特区建设倾 注了一腔热血。《艰辛的崛起》中 写道, 凡是关于特区的问题, 一经 请教, 庄世平先生知无不言, 或帮 助联系, 或查找资料, 并以年迈孱 弱之躯, 不辞辛苦往来奔波。他与罗新权先生所提供的有关世界经济动向和经济特区的资 料,难以计数。
1979年,正值特区创办酝酿时期,罗新权先生就到汕 头考察,花了很多精力勘察地形,研究制订出汕头市投资 开发的计划,这为特区创办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侨乡优势也成了汕头创办特区的优势条件,弥补了地理条 件上的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