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大湾区客家人的追“根”
铸“魂”之z
杨宏海
客家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支,是世界上分 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所谓“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 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说的就是客家人不断迁徙、落地 生根、播迁四海。过去,有不少描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如程贤章的《围 龙》、谭元亨的《客家圣典》、安国强的《客家大迁徙》等,大都是以 宏大视野去描写客家人波澜壮阔的人文变迁。最近看到一部纪实作品书 稿《客家魂:广东白企村人文图谱》,以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只有 2000 多 人的客家乡村为观照,去追溯客家人的前世今生与铸“魂”之旅,读来 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程明盛是中山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山市首届十佳记者。他是湖 北省孝感人,却对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客家人深感兴趣。作为一位 从事新闻业的作家,程明盛曾创作出《大国空村》《出伶仃洋:崖口村 人文镜像》等纪实文学作品。当他深度接触到中山市一个客家村庄—— 白企村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希望借助一个村去走近客家群体。 于是,他以中山白企村为点,以客家族群为线,从个体出发,由点及 面, 以小见大,深度挖掘客家人的精神基因,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与撰 写,终于拿出了这部别开生面的作品。
一、以记者视角深入客家乡村田野调查与实地采访
白企村地处中山市五桂山区,世界八大候鸟迁徙线路之东亚—澳大 利亚迁徙线上,拥有大自然的天然馈赠,风景秀美,三条发源于五桂山 的河溪,灌溉沿途村庄后流入大海。其下辖 23 个自然村,是中山市自然 村较多的行政村。该村开基祖大都在明、清时期,从河源、梅州等地辗 转迁来,是典型的客家山区村。
作为一个新广东人(新客家人) ,在客家方言不通、资料匮乏的 情况下,程明盛一开始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他以真诚的态度、 以记者的敏锐与锲而不舍的精神,赢得了白企人的信任。他常常采取聊 天式调查、卧底式采访的形式,跟受访对象接触和交流,往往抛开笔记 本,以一部手机替代录音机,进入现场前就打开录音。一天调查结束回 到住处后,就及时整理录音、照片、视频和笔记,梳理进一步调查线 索,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多数调查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
在深入调研与采访中,作者顺藤摸瓜收集资料,对白企村有了三个 发现:其一是“红色之村”。白企村所在的五桂山区(包括白企村), 是当年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国少将谢立全撰写的革命回忆录《珠江怒 潮》,记录了当年被誉为“小延安”的五桂山区,这里留下众多抗日旧 址和英雄故事。
其二是“华侨之村”。白企村是旅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远超过本地 人口的山村。一代代白企人漂洋过海,走出了“秘鲁鞋王”黄仲儒、“夏 威夷种植王”黄亮、“夏威夷快餐王”甘开松。其中户籍人口仅 168 人 的灯笼村自然村,走出了三任秘鲁中华通惠总局主席。在澳门,还有一 位以经营“客家凉茶铺”出名的白企人。
其三是“厨师之村”。白企村做过厨师的不下 400 人,每六个人就 有一个厨师。余剑锋和余敬科是改革开放之初从白企村走出的第一批大厨,三四十年里,他们从家乡白企村带出了上百位厨师,他们的徒弟又 带出一批厨师,形成白企厨师群落,在珠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广有影响。
正是有了这种“发现”,令记者出身的程明盛与白企村结下不解之 缘,深感白企村就像一本打开的客家书,精彩纷呈、常读常新,总也读 不完,激励着他融入客家这个特殊群体,去寻找客家文化的根与魂。
二、从白企村看新老客商的文化传承
客商,是由深厚客家文化孕育的客家商人群体。“诚信为本、创新 为要、家国为魂、四海为商”是公认的客商精神。长期以来,白企村人 四海为家、开枝散叶,主要分布在美国、秘鲁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 他们较多通过宗亲关系或亲戚邻友介绍迁徙海外,在异国他乡长期的创 业开拓中,立足商海打拼,逐步形成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用人唯贤的 经商之道。如“秘鲁鞋王”黄仲儒与“夏威夷种植王”黄亮本身就是族亲, 而“夏威夷快餐王”甘开松与原乡华侨华人也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彼此 常有来往,并相互帮助,因而成就了一个个商业成功的故事,体现出白 企人新老客商的文化传承。